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发布日期:2016-12-6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在这里,自然、城市、人类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生态城市理念是对传统城市发展道路的反思,是从注重城市形体到城市功能再到城市生态和人文的转变,是由一般城市物质要素研究向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多元复合要素研究的深化,是粗放外延的城市增长观向集约内涵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综观国外、国内城市生态化及可持续发展动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重新审视城市规划布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生态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面临三大课题:一是优化城市布局,即在区域范围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要严格控制中心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膨胀和外延,中心地区的建设重点要从占地开发转向调整和改造,由单中心块聚式城市变为多中心组群式城市,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边缘集团和卫星城的建设,充分发挥边缘集团和卫星城在城市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以缓解市中心地区存在的建设压力。二是重视生态建设,解决好城市有机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问题。为保证市区内有足够比例的绿色空间,要加快实施和形成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地区。在城市中心外围建起绿化隔离地区,阻止市中心地区的无限发展。三是突出城市特色。要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文为主线,以景观为载体,以空间优化为基础,发挥自然人文综合优势,挖掘文化内涵,保持城市的完整性、连续性、人格性和文化性。三大课题的解决,有利于在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理念形象的更高层面上,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发展呈现生态化和人文化趋势。“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理念的提出,顺应了这一趋势和潮流,反映了人们对良好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注与向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不仅要建立一个大的环城绿色生态圈,还要在绿色环抱中的城市空间分层次形成无限细分的小的生态圈,营造一个个具有亲和性的田园风光,使人与自然在环环相扣的生态圈中和谐地共生共存,就是要充分利用珍贵的城市山水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憩场所,充分地塑造宜人的都市空间。

  尊重自然生态,延续历史文脉

  建设生态城市,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加强区域大环境绿化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城市中心区的绿化美化,规划培育大环境绿化体系,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形象设计,构造与城市建设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形成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城乡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保障、促进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致力于区域生态平衡,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性生态保障;维护和培养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增强自然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并实现生物多样性;实现退耕还林,加强生态恢复,切实治理水土流失,固沙防尘。

  要保护城市特色,遵循城市肌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遗产、文物古迹等的破坏,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必须加强对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在内的城市整体环境的研究,加大对历史性街区、传统风貌地带的保护力度,形成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打通视觉走廊,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气质,昭示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居民的城市意识、生态意识、人文意识,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湿地生态系统建设

  众多湖泊与沼泽构成的湿地对于自然的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多重功能,被称为大地的“肾”。它可以直接作为水源被利用、补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地沙漠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从而降解环境污染,以有机物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洋不受风沙侵蚀,同时作为交通空间也能提供方便的运输方式。所以,城市建设应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土地退化已被公认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湿地是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湿地丧失和退化严重。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湿地周边地区大都人口稠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对湿地利用强度有所增加,其中人为的不合理开发活动和城市的扩张是导致湿地退化或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处理好日益膨胀的城市建设与湿地保护的关系对保护湿地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视绿地的保护与建设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那么城市中的树木、草坪无疑就是城市之肺了。要从规划入手,划定城市绿线(即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在城市绿地保护与建设方面,应结合城市自然环境特色,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整个城市的景观规划相结合,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城市绿化特色。绿地系统规划力图结合环境保护,合理布局,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重视居住区内中小型游憩绿地建设,为城市居民的就近室外活动提供场所,按标准建设绿化用地,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改善建成区内以及建成区边缘山体的绿化质量,有选择地发展为市民提供休息游憩的郊野公园。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地被性植物为特征,适地适树,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合理,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合理配置植物,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形成“城市绿肺”,改善城市呼吸系统,消除“热岛效应”。

  挖掘地域文化,恢复名胜古迹

  在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既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也包括风景名胜、人文环境、古建筑、传统民居、传统文化等文化资源,因为这些资源一旦被破坏就不可能恢复。

  当前,国际上普遍将保护地方独特的人文环境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重。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保护好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对于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到一座城市、大到一个民族,只有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才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具有文化底蕴和竞争优势。

  要挽救日渐没落的城市地域文化,要挽救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保护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必须停止大拆大迁,保护尚存的历史街区及其城市肌理;保护名胜古迹、园林、传统地方建筑、民居以及近代建筑;重建已毁的重点文物建筑;新建筑也应继承名城文脉,创作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现代建筑等等,以突出名城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的新世纪,要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城市地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城市地域文化资源,恢复与保护名胜古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城市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